報導:李玉萍
(吉隆坡15日訊)豐隆銀行(HLBANK,5819,主要板金融)洽購國貿資本(EONCAP,5266,主要板金融)的障礙,看似隨著國庫控股(Khazanah)獲准洽售而逐步掃除,惟分析界認為,價格仍是主宰幕后推手丹斯里郭令燦成敗的一大關鍵!
分析界預計,每股7.50令吉以上的獻購價才算合理,素來以精明著稱的郭令燦是否願意開出高價,還得胥視對國貿資本的“熱愛”程度。
合理價8至9令吉
繼常青集團執行主席丹斯里張曉卿及新加坡銀行家林啟明后,國庫控股董事經理丹斯里阿茲曼披露,已獲國家銀行批准與豐隆洽售國貿資本10%股權,但純粹是商業考量。
儘管豐隆看似進一步掃除併購障礙,不願具名的分析員卻告訴《中國報》,其實出價才是最大的障礙,尤其過往一些交易往往因為價錢談不攏而拉倒。
他認為,每股8令吉到9令吉的獻購價才算合理,畢竟國貿資本近期股價早已隨著併購新聞走高。
“至于豐隆背后的郭令燦是否願意出此高價,則得胥視是否對國貿資本志在必得,繼而不惜任何代價。”
MIDF證券研究分析員王寶明則指出,國庫控股和持股10.7%的公積金局(EPF)旨在投資,只要有利可圖自然會售股,而且前者的每股投資成本不超過6令吉。
他認為,合理獻購價應是7.50令吉以上,等同國貿資本股價淨值比(P/BV)的1.5倍,若出價低于1.5倍就非常低。
“特別是國內銀行業如今業務表現標青,併購成功將帶來良好的盈利進賬,所以出價應當合理。”
他說,當年聯昌集團(CIMB,1023,主要板金融)併購南方銀行(SBB)的出價,則是股價淨值比的2.1倍。
博智資本是障礙之一
除了價碼,國貿資本大股東之一博智資本(Primus Pacific Partners)料是豐隆和國貿銀行(EON Bank)能否合併,繼而晉升國內第四大銀行集團的最終障礙。
不願具名的分析員指出,當初博智資本以每股9.55令吉的高價入股國貿資本,即使郭令燦每股出價8令吉到9令吉,前者也難以向股東交待。
“其實博智資本入股后,國貿銀行已比較專業和積極,尤其可見一系列的品牌塑造運動。”
博智資本在2007年以每股9.55令吉,向多元資源(DRBHCOM,1619,主要板工業)收購國貿資本20.2%股權,晉升單一大股東兼策略伙伴。
博智資本主要股東為卡達投資局(QIA),及持有台灣富邦銀行股權的蔡氏家族。
王寶明則說,豐隆繞過博智資本,轉向國貿資本其他主要股東洽購的策略料能奏效。
另外,《商業時報》引述不具名消息報導,國貿資本董事局原則上同意和豐隆展開併購洽商,但未決定幾時向國行申請。
自豐隆獲准洽購國貿資本以來,國貿資本7位董事在週四(14日)首次會面商議此事。
現金新股全面獻購國貿
大馬投資研究預計,豐隆將向國貿資本提出自願全面獻購(VGO),並以現金和新股各半的方式獻購后者股權,繼而上修目標價至9.60令吉。
該證券行在分析報告指出,豐隆極可能透過自願全面獻購,收購國貿資本的資產和負債(assets and liabilities)。
在此之前,國貿資本董事局將需要支持這項獻議,並召開股東特別大會允許股東投票決定。
但若董事局不著手處理,另一個選擇則是豐隆公開獻購,或5%的國貿資本股東要求召開股東特大罷黜董事局。
不過,大馬研究強調,即使豐隆成功併購國貿資本,出價不可能超過股價淨值比的1.3倍到1.4倍,意即不超過每股7.04令吉。
該行保持豐隆“買進”評級,合理價為9.60令吉;但如果併購失敗,合理價將重返每股8.60令吉。
股價淨值比(P/BV)
股價淨值比是公司資產的市場價值與賬面價值之比,反映資產盈利能力與初始成本之比。
它的優點在于賬面價值提供一個對價值相對穩定和直觀的度量,尤其對那些從不相信未來現金流量折現法的投資者來說,這提供非常簡單的標準。
它也提供一種合理的跨企業比較標準,所以投資者可比較不同行業中不同公司的股價淨值比,來發現價值被高估或者被低估的企業。
最后,即使那些盈利為負數,無法使用本益比(P/E)估價的企業,也可用股價淨值比來估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