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5日 星期二

豐隆國貿荊棘聯婚路 國行務求自主威信

, A見報日:2010年6月16日

李玉萍:專題分析

如果政府屈服于馬來人協商理事會(MPM)的壓力,硬要在市場力量主導的銀行併購案插上一腳,蕩然無存的絕對不會是國家銀行的威信。

作為我國金融領域監管單位,在豐隆銀行(HLBANK,5819,主要板金融)併購國貿資本(EONCAP,5266,主要板金融)一案,國行立場比任何一方來得堅持與鮮明。

有別于一般企業併購,金融機構任何“聯姻”都必須獲得“大家長”國行的首肯,哪怕兩者只是展開非常初步的洽商。

水到渠成雜音不斷

豐隆幕后的丹斯里郭令燦不是省油的燈,精打細算的他不會打沒有把握的仗。

看準國貿資本渙散的股權架構后,豐隆率先爭取國行的“祝福”,早在去年12月17日獲國行放行,和國貿資本特定股東展開洽商。

此后,豐隆一直朝著晉升國內第四大銀行集團的目標挺進,只是路上荊棘不斷,特別是國貿資本持股20.2%的單一最大股東博智資本(Primus Pacific Partners),始終是最大阻力。

單看豐隆每股7.30令吉“不合理”的獻購價,就不難明白2008年以每股9.55令吉高門檻入股的博智資本,為何一直獨排眾議,由始至終秉持“不賣”立場。

看似水到渠成的“婚事”,其實卻雜音不斷,先有風馬牛不相及的馬化國際(MULPHA,3905,主要板貿易)現身為“程咬金”,再有公開明示有意“搶婚”的艾芬(AFFIN,5185,主要板金融)。

然而,國行貫徹“1對1”的立場,攔下茫然闖關的馬化國際和艾芬,權衡輕重后的理由,外界雖不得而知,卻不難明白。

市場傳聞艾芬每股7.50令吉出價優于豐隆,惹來難保不含政治議程的馬來人協商理事會聲聲討伐,促國行檢討之余,更呼籲政府插手。

只是政府一旦開腔,恐怕私人投資重新肩負推動經濟成長重任之說,到時只會淪為自圓其說。

講到底,誰還會比國行更了解整個金融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