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李玉萍
(吉隆坡7日訊)馬石油化工(PCG)發行初步招股書掛牌馬股主要板,首發股計劃包括獻售和公開發售,惟發股量不明,聯昌投資銀行為主要顧問和包銷商。
根據馬石油化工提呈給證券監督委員會的初步招股書,首發股涉及獻售每股10仙的原有股票及發售新股。
該公司新股將供公眾,外資機構和特定投資者認購,籌措用來擴充業務和一般企業用途。
獻售原有股票則分為兩部分,首先透過書面競購獻售給國內外機構和特定投資者,再來則供合格董事、職員及顧客認購。
聯昌投銀是馬石油化工首發股的主要顧問和包銷商,聯合書面競購商仍有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香港分行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做為大馬首屈一指兼東南亞其中最大的綜合石油化學(petrochemicals)生產商,馬石油化工製造,行銷和銷售廣泛系列的產品,每年產能超過1100萬公噸。
參與石油化學計劃
這些包括烯烴(olefins)、聚合物、肥料、甲醇(methanol)和其他基本化學及衍生品。
馬石油化工在半島東部擁有兩間綜合石油化學中心(IPCs),分別坐落在登嘉樓科底和關丹格賓,另有3間肥料和甲醇製造廠在吉打莪崙,砂拉越民都魯和納閩,及1間聚氯乙烯(PVC)廠在越南頭頓(Vung Tau)。
該公司也和跨國聯營夥伴,參與數項大型石油化學計劃,合作夥伴包括陶氏化學公司(Dow Chemical)、德國巴斯夫(BASF)及英國石油化學公司(BP Chemicals)等。
倚重亞太看好中國
鞏固國內外業務
馬石油化工將持續鞏固國內外市場業務,並特別倚重成長中的亞太區域,包括中國。
該公司透露,截至今年3月底財年,國內銷量佔營業額的44.8%,余額源自其他海外市場。
“我們將繼續探討鞏固國內外市場的機會,特別著重包括中國的亞太區。”
截至3月底財年,馬石油化工資產總額達268億9200萬令吉,錄得122億300萬令吉,淨利達25億9400萬令吉。
整合石油化學業務、增加國際銷售和行銷網絡、擴大和深化產品組合、擴展產能和特定協合成長收購計劃,將是該公司的業務策略和未來發展大計。
公司計劃把所有銷售和行銷網絡整合到大馬國際貿易公司(MITCO),探討國內增設廠房之余,並尋覓商機擴充海外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