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2日 星期六

不宜表明資金管制立場 投機分子虎視眈眈

見報日:2011年2月9日

報導:李玉萍

(吉隆坡8日訊)隨著急尋高投資回酬的熱錢流竄亞洲,我國前財長敦達因語重心長提醒政府,務必謹慎觀察熱錢走勢,切勿過早斷定並公開聲明無需任何資金管制,最終惹來投機分子虎視眈眈。

“關鍵在于美國一直以為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讓貨幣升值,結果這種方法用在日本身上,我想這也是后者的經濟至今從未復甦的原因,現在目標則轉向中國,申訴人民幣太低。”

他接受《中國報》專訪時指出,貨幣只是問題的其中一環,但若讓貨幣升值,美國就必須付出更多,所以這是不合理的。

令吉暫不宜國際化

“只要美元持續走眨,人們就會放眼其他貨幣,以致熱錢流竄亞洲,貨幣急漲並衝擊出口。”

他說,區域許多國家都已相繼實施各種形式的資金管制,大馬是其中少數未有動靜的國家之一。

“即使未有任何管制,這些國家已介入外匯市場,放緩貨幣升值步伐,若現在進一步國際化令吉,會是非常不明智做法。”

達因坦言,我國雖無需落實像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時期的資金管制,政府過于迅速回應“無需干預”卻略嫌不妥。

“當你說不會採取任何行動時,投機分子聽后自然伺機行動,所以不應出現如此說法,遣詞用字必須非常小心。”

他認為,政府應該向市場釋出“我們將密切觀察並準備妥當,若有必要一定採取行動”的訊息,因而讓投機分子知難而退。

我是商人投資看長期

達因向來對銀行業情有獨鍾,卻離不開在商言商本色,聲稱長遠看待自己的投資,不願正面回應會否脫售自己一手創辦的國際商業銀行(ICB)股權。

去年9月傳聞中國政府撐腰的集團,相中達因旗下的國際商業銀行,意欲收購顯著股權,並讓持有61.3%股權的達因留有些許股權。

中國集團青睞ICB

詢及此事時,他以國際商業銀行是上市公司為由,不願正面回應傳聞是否屬實。

問到會否脫售自己的持股時,他說:“我是一名商人,對自己的投資抱持長遠看法。”

財經週刊《The Edge》去年9月引述不具名消息報導,達因多年來悉心經營的國際商業銀行,讓中國集團青睞的原因是前者在非洲的銀行網絡。

根據英國倫敦交易所創業板(AIM)上市的國際商業銀行09年財報,目前業務遍佈15個國家,其中10個分屬非洲大陸。

中國是非洲第二大貿易夥伴,截至09年底在非洲的非金融投資衝破80億美元(約244.4億令吉)大關,成為發展中國家的最大投資者,而且在非洲營運的中資企業超過1600家。

國民冷待經濟課題

我國家庭債務問題一度引起關注,達因直言,此乃不健康發展,卻不願正面回應家債水平是否過高的問題。

他指出,國內40%到50%的家債集中在房子,另20%到30%則在汽車,只有10%源自信用卡,余額來自個人貸款。

“顯然,這是屋價走高衍生的效應,主要由銀行系統過多的資金驅動,我認為,這是不健康的發展,應受到緊密監督;若監管得當,我相信大馬不會陷入像美國般的金融危機。”

進一步再問家債水平是否危險時,他說:“既然國家銀行已說ok(沒問題),那我不便批評太多…不過當初美國聯邦儲備局(Fed)也是說沒問題,只是后來就爆發了。”

他認為,這是因為國人面對經濟課題時都不太“挑剔”(critical),卻只有少數人明白。

“這都是很嚴重的問題,但政府看來不太有興趣處理,只會宣佈大型工程。”

喜見本地銀行健康發展

達因浸淫金融界多年,見證國內銀行業的興衰和變化,如今樂見本土業者之間的健康發展。

他透露,本土銀行受政府保護,免于惡劣的市場競爭已有好長的一段時間。

“當時國內有很多外國銀行,我們若要發展本地銀行,某程度的保護是必然的。”

他說,政府也非常清楚持續保護,會無助于業者或國家,所以才決定整合讓銀行更具效益,繼而從容應戰。

“如今事實證明,一些銀行已更具競爭力,並擁有充足資金拓展海外市場;至于有資金困擾的業者,則成為被收購的對象。”

但他認為,這樣的發展是健康的,畢竟這樣才能創造最能為國家和公眾服務,並為股東帶來盈利的強大銀行。

達因金句錄

◆當你說不會採取任何行動時,投機份子聽后自然伺機行動,所以不應出現如此說法,遣詞用字必須非常小心。

◆貨幣只是問題的其中一環,但若讓貨幣升值,美國就必須付出更多,所以這是不合理的。

◆國人面對經濟課題時都不太“挑剔”,只有少數人會明白。

◆當初美國聯邦儲備局(Fed)也是說沒問題,只是后來就爆發了(次級房貸危機)。

◆我是一名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