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

春風未吹漲風先至 通脹率預估上修至2%

見報日:2010年1月5日

報導:李玉萍

(吉隆坡4日訊)春風未吹,漲風先至,白糖漲價為2010年的漲風掀開序幕!

白糖售價率先上調,為政府逐步削減補貼措施的第一步,意味我國將告別技術性通貨緊縮(deflation),經濟學家因而上修今年通貨膨脹率預測到2%。

糖價對消費價格指數(CPI)直接衝擊雖小,經濟學家認為,間接的外溢效應(spillover effect)不容小覷,並擔心陸續有來的補貼重組若超乎市場預測,通脹肯定加劇。

成本帶動通脹

貿消部趕在元旦前宣佈,為了削減補貼,白糖零售價每公斤調高20仙,白麵包不再列為統制品。

大馬評估機構咨詢服務首席經濟學家姚金龍博士回應《中國報》詢問指出,國內通脹仍處于可管理水平,白糖售價調漲的直接衝擊微乎其微,但通脹壓力一觸即發。

他說,通脹壓力源自商家自行轉嫁成本給消費者的做法,而且幅度往往超過政府削減補貼的數額,繼而再度引發成本帶動型(Cost-Push)通脹。

“由于我國許多必需品都屬于統制品,任何價格調整,幅度通常都比較大,較難被消費者接受。”

聯昌證券研究高級經濟學家李興裕則指出,糖價調高對整體消指的直接衝擊易于處理,但不能低估間接的外溢效應。

“我們決定上修全年通脹預測0.5%,從1.5%調高到2%,相比去年0.7%預測,至于去年12月份消指將擺脫技術通縮,回到正軌。”

他在分析報告說,若政府調整統制價格超出市場預期,尤其將在5月調整的燃油補貼,通脹極可能衝上2.5%到3%。

姚金龍也認為,我國今年必須審慎處理通脹課題,特別是食品價格因供應和氣候不良影響收割,仍有波動甚大的問題。

削減40億補貼
影響家居消費0.8%

政府今年計劃削減40億令吉補貼,儘管消費者看似首當其衝,但只影響家居消費約0.8%!

馬銀行投資銀行分析報告指出,政府放眼今年削減40億令吉補貼,其中20億令吉源自燃油,至于白米固本制則可省4億8000萬令吉。

報告說,如果政府目標全面達致,意味著消費者若需求保持不變,消費便比過往更多。

不過,政府在2010財政預算案宣佈的減稅或回扣,已為國內家居收入帶來額外的10億7600萬令吉。

消費者因政府削減補貼所蒙受的淨虧損接近29億令吉,相等于每年家居消費的0.8%而已。

該行認為,消費意願固然因價格高漲受損,但實際影響其實不大。

逐步解除價格統制
消費者須面對現實

新年伊始,政府率先削減白糖補貼讓售價貼近市價,今年料逐步解除價格統制,經濟學家欣然接受政府苦心之余,認為消費者應當“痛定思痛”,並“面對現實”。

李興裕說,政府此舉反映朝向市價主導價格環境的決心,同時象征經濟重組計劃掀開全新一頁,旨在達致理想分配有限資源的目標。

“我們預計,決策單位將進一步推動經濟重組計劃,逐步解除大部分余下的統制價格,對財務整合和持續來說都是件好事。”

他透露,我國目前的統制品包括精製糖(refined sugar)、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氣(LPG)、麵粉和食油。

姚金龍指出,消費者受政府“保護”甚久,稍微的價格調整必引來相當大的反應。

他認為,政府削減補貼乃勢在必行,短期而言消費者或得“犧牲”接受短痛,換來更長遠的穩定價格。

糖王退出是預示

白糖售價調漲並非“驚喜”,早在前糖王郭鶴年悉數售出旗下製糖業務后,經濟學家便已預測,政府藉由支配統制品市場為改革補貼制鋪路。

郭鶴年旗下的玻璃市種植(PPB,4065,主要板消費)去年10月30日宣佈,以近13億令吉脫售製糖業給聯邦土地發展控股(FELDA)獨資子公司聯邦土地環球投資控股(FGVH)。

除了製糖業,郭鶴年原本透過貿易風(TWS,4421,主要板消費)持有國家稻米(BERNAS,6866,主要板貿易)20%股權,后來也以2億753萬令吉脫售給聯邦土地環球投資控股。

貿消部則在09年最后一天宣佈,白糖零售價格從今年起每公斤調高20仙;半島白糖每公斤1.65令吉65仙,東馬1.75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