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

2009年十大財經新聞

見報日:2009年12月30日 & 2009年12月31日

全球籠罩在金融海嘯和經濟衰退下,起伏跌宕的2009年即將來到尾聲。

回顧過去一年,我國企業界發生不少重大事件,其中可說是喜憂參半,但或好或壞都已過去。

《中國報》今天起一連兩天和你一起回顧這些歷歷在目的10大財經新聞,藉此溫故知新,並共同展望更美好的一年。

1. 首發股下半年回溫
龍籌股湧現明訊爆紅

我國今年的首發股(IPO)市場大起大落,歷經首半年“門可羅雀”的窘境后,才開始在下半年回溫,讓馬股市添加14隻新貴,籌資總額達120億4450萬令吉。

森化集團(SAMCHEM,5147,主要板貿易)在6月23日成為馬股市頭炮,打破首發股沉悶僵局。

萬眾矚目的“達令股”明訊(MAXIS,6012,主要板貿易)重投馬股市懷抱,除了是國內最大宗上市案,規模也是東南亞之冠,籌資高達112億5000萬令吉。

今年也是最多中國公司前來上市的一年,包括星泉鞋業(XINQUAN,5155,主要板消費)、華運控股(MSPORTS,5150,主要板消費)和喜得狼(XDL,5156,主要板消費)。

3隻龍籌股合計籌措3億2133萬令吉,可惜表現不盡理想,惹來抨擊不斷,導致大馬交易所(BURSA,1818,主要板金融)忍不住發佈文告反嗆。

這三家中國公司在大馬合計發售10億6733萬股,籌走3億2133萬令吉資金,可惜表現不盡理想。

隨即帶領首發股市場“破冰”成功,陸續有新公司熱鬧登場。

2. 系統頻頻當機
馬股市多故障

馬股市技術故障連連,今年來當機多達8次,其中富馬指數系列(FTSE Bursa Malaysia index series)更故障5次,投資者的信心也幾乎“當”掉了!

今年首個交易日的1月2日,馬股便因系統干擾,午盤開市交易前時段(pre-opening)從原本的下午2時延遲至2時18分。

但多災多難的當屬狀況不斷的富馬指數系列。

馬交所今年1月21日才宣佈,7月6日開始採用國際指標富時作為馬股的新指數指標,並易名為富馬隆綜指。

富馬指數系列卻頻頻故障,在12月7日更故障長達3小時,是今年第五次且最長時間的交易系統障礙。

根據馬交所資料,富馬指數系列分別在2月、4月、5月及7月都曾出現因技術故障,而無法顯示即時走勢的問題,差別僅在于故障時間的長短。

3. 企業界流年不利
老總財多身子弱

09年對大馬企業界可謂流年不利,許多重量級舵手身子欠佳,引來虛驚一場,但也有者病逝或猝逝,讓人不勝唏噓。

現年79歲的丹斯里鄭鴻標貴為大眾銀行(PBBANK,1295,主要板金融)靈魂人物,今年7月入院動小手術,身體稍微欠安卻引發坊間傳言不斷,以致后來鄭重其事辟謠,但如今已復元上班。

亞洲航空(AIRASIA,5099,主要板貿易)總執行長拿督斯里東尼費南德斯,6月1日因操勞過度在吉隆坡國際機場終站不支暈倒,所幸修養后也無大礙。

普騰控股(PROTON,5304,主要板消費)主席拿督納茲米11月初出訪印度時輕微中風入院,雖然11月23日已能主持董事局會議,但迄今未在公開場合露面。

不過,大馬能源委員會主席拿督彼安蘇克羅,10月31日卻在羅馬中風身亡。

曾擔任大馬建築商公會(MBAM)會長的拿督黃培德,11月19日則因匪徒入屋搶劫,在混亂中不慎墜樓而重傷不治。

4. 郭鶴年不再賣糖
糖王寶座易主

我國首富郭鶴年素來以“糖王”之稱聞名,卻在今年宣佈今后不再賣糖,數十年的“糖王寶座”一夕間拱手讓人。

郭鶴年旗下的玻璃市種植(PPB,4065,主要板消費)10月30日宣佈,以近13億令吉脫售製糖業給聯邦土地發展控股(FELDA)獨資子公司聯邦土地環球投資控股(FGVH)。

這包括悉售馬來亞糖廠(MSM)股權,及Felda玻璃市糖廠私人有限公司(KGFP)50%股權。

兩家公司共享國內白糖市場60%市佔率,隨著股權易手,國內“糖權”也由私營公司轉為政府機構掌管。

除了製糖業,郭鶴年原本透過貿易風(TWS,4421,主要板消費)持有國家稻米(BERNAS,6866,主要板貿易)20%股權,后來也以2億753萬令吉脫售給聯邦土地環球投資控股。

5. 納吉破解魔咒
土著股權不固打

土著持股固打向來是個魔咒,也是外資對我國卻步的絆腳石,今年3月剛走馬上任的首相拿督斯里納吉,卻膽敢破解魔咒。

他在6月30日舉行的2009年投資大馬大會宣佈,撤銷上市公司公開發行股票30%土著股權固打限制。

無論現有及新上市公司,皆無需再符合30%土著持股權要求,新條例即日生效。

因此,上市公司公開發行股票今后可自由分配股權,但必須至少25%股票為公眾持有的流通股,這些股票的50%則須由土著持有;意味土著股權至少是12.5%。

不過,撤銷30%土著股權的限制,不包括一些策略領域,如通訊、水務、郵政及能源領域。

為求繼續達到30%土著股權目標,政府轉由成立國家股權公司(Ekuinas),初步資本5億令吉,焦點側重在高成長潛能公司,尤其是土著企業。

6. 驚世騙子馬多夫

重判坐牢150年

馬多夫(Bernie Madoff),這位全球金融界“響噹噹”的風雲人物,因詐欺投資者高達650億美元(約2232億令吉),今年遭重判坐牢150年,最后淪為時薪不到5.5令吉的洗碗工!

現年71歲的馬多夫,多年來利用擔任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副主席、那斯達克(Nasdaq)市場董事兼貿易委員會主席等職務之便,詐欺投資者650億美元。

因為這個全球金融歷史最大的龐氏騙局(Ponzi scheme),讓他背負證券欺詐、洗錢及偽證等多項罪名,遭判處150年監禁。

他目前在服刑的監獄里當洗碗工,時薪不到1英鎊(約5.5令吉)。

比起最富有巔峰時,馬多夫曾擁有一間紐約的豪宅;在倫敦出差也入住最豪華酒店,套房每晚要價8000英鎊(約4.4萬令吉)。

7. 主次板合併

創業板登場

馬股今年8月3日迎來新面貌,主次板合併成主要板(Main Market),自動報價市場(Mesdaq)則轉為創業板(ACE Market),並落實造市商機制及簡化企劃規範等措施。

新主要板上市公司不再受最低繳足資本條例限制,取而代之的是3至5年累積淨利最低2000萬令吉、最新一年淨利不得少于600萬令吉及必須連續獲利等。

新架構旨在提高籌資市場的效率,過往首發股需要74天評估,也縮短至60天。

不過,首發股新規定包括公眾獻購率最少不得低于5%、發售價不得低于50仙,及主要股東持股期不得少于6個月等。

這是前任首相敦阿都拉在2007年投資大馬大會時,宣佈的4大措施之一。

此外,富馬指數系列也從今年7月6日起全面開跑。

隆綜指(KLCI)採納富時(FTSE)全球指數標準,原有100隻成份股減至30隻,並易名為富馬隆綜指。

8. 黃金熱不可擋

天價高不可攀

這年頭,還有哪種原產品能媲美漲勢不可擋的黃金?

今年來,國際金價已上漲25%,邁向連續第九年上漲,更創下1948年來最長多頭漲勢,也在12月2日衝破1200美元(約4121令吉)大關。

美國政府債務不斷擴大,加上全球資金流動氾濫,導致美元面臨長期不利因素,使最能對沖通貨膨脹影響的黃金受益。

我國金飾門市價曾在11月25日,創下今年以來最大漲幅,足金及916金門市價格每克上漲8令吉,各報150令吉及142令吉。

對比去年同期,每克足金價格已上揚32.7%,916金則按年漲35.2%。

不過,金飾門市價連續走高逾8個月后,終于在12月18日暫緩漲勢,999足金從每克150令吉,跌至146令吉;916金同樣跌4令吉,至每克138令吉。

9. 國行急降息

政府推配套

全球經濟因金融海嘯而在今年走入寒冬,我國作為新興經濟體,素來倚重出口業帶動經濟成長,未能倖免這一波的衰退低潮。

今年首季,我國面對自2001年第三季,也是8年以來的首次經濟負成長,國內生產總值(GDP)為-6.2%,次季則-3.9%,隨后在第三季收窄到-1.2%。

政府先后在去年和今年公佈兩項經濟振興配套,首項總額為70億令吉、第二項更增至600億令吉,以在短期內刺激國內經濟成長。

國家銀行則在1月21日,大舉降低隔夜官方利率(OPR)多達75基點,至2.5%。

這也是1998年迄今,逾10年最大降幅,甚至遠大于市場預期。

國行稍后在2月24日,再降息50個基點到2%,然后余下6次貨幣政策會議,皆保持2%隔夜官方利率水平不變。

10. 金融業大開門戶

喜迎最賺錢銀行

開放和自由化已成大勢所趨,我國順應趨勢,今年為金融業大開門戶。

首相兼財政部長拿督斯里納吉4月27日宣佈,金融領域開放政策,包括在未來2年內最多發出9張,可讓外資100%持股的金融執照。

這包括今年最多發出2張回教銀行執照,和2張商業銀行執照;2011年最多發出3張商業銀行執照及2張回教保險執照。

這9張金融執照將完全開放給外資,外資銀行不受股權限制的提出申請,也能和本地銀行以合股經營方式申請,胥視申請者的股權模式而定。

全球最賺錢、市值最大的中國工商銀行(ICBC,簡稱工行),成為金融領域開放政策下,首家獲頒商業銀行執照的外資銀行。

工行在1984年1月1日設立,今年首3季淨利達1005億元人民幣(約505億令吉),冠蓋中國上市公司淨利榜首;截至去年市值高達1739億美元(約5972億令吉),位居全球上市銀行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