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4日 星期一

錢的故事(Story about Money) 走進時光隧道 看馬幣72變

見報日:2011年2月13日

新年收紅包乃一大樂事,當你拆開紅包封內見到里頭紅紅綠綠的鈔票,可曾想過這些錢的由來?

你可知道我們現在熟悉的錢幣或鈔票,曾幾何時有方有圓、甚至有過各種奇形怪狀嗎?

對歷史學家或錢幣迷來說,貨幣上的字體是完整設計中的重要部分,反映發行國家的動態變化、來源、歷史和文化。

國家銀行博物館及藝術館出版的《大馬錢幣學遺產》(Malaysian Numismatic Heritage)詳盡收錄一切有關大馬貨幣資訊。

且讓我們走一趟時光隧頭,了解我國的貨幣歷史之際,順道看看錢到底能變出什么花樣。

馬來西亞錢幣1967年首見

左圖的50仙硬幣屬于1989年發行的第二系列錢幣。
右圖為第一系列錢幣的10仙是在1967年6月12日發行。
我國第一系列錢幣和鈔票是在1967年6月發行,幣值有1仙、5仙、10仙、20仙、50仙、1令吉、5令吉、10令吉、50令吉和100令吉。

1000令吉的鈔票稍后在1968年9月發行,1令吉硬幣則在1971年5月面市。

誌期1967年到1969年的錢幣皆在英國倫敦的皇家鑄幣廠(Royal Mint)鑄造,誌期1970年的1仙和20仙錢幣,及1仙到50仙的錢幣則在國家銀行于莎阿南三英里(Batu Tiga)的鑄幣廠鑄造。

第二系列普通發行的錢幣在1989年9月4日面市,強調和先前設計不同的第二系列鈔票則在1982年9月發行,設計以傳統木雕、手工藝品及土產草木主。

首兩個系列鈔票上的“$”符號,在1996年2月5日第三系列的鈔票被“RM”取代,同步面市的有2令吉的鈔票。

柔佛吉打最愛銀幣

左圖為蘇丹莫哈末吉華再納阿茲林莎二世在位時發行的吉打銀幣。
右圖為葡萄牙統治馬六甲時,在1632年到1636年發行的Tanga銀幣。
馬來蘇丹朝代時,各個馬來州屬最喜歡用金和錫是來鑄造錢幣。

柔佛和吉打卻與與眾不同,成為以銀來鑄造錢幣僅有的兩個州屬。

在吉打,1661年到1687年在位的蘇丹迪奧丁穆卡蘭莎(Sultan Dhiaudin Mukarram Shah),發行八角形的銀幣。

1710年至1773年在位的蘇丹莫哈末吉華再納阿茲林莎二世(Sultan Muhamad Jiwa Zainal Azilin Shah II),則發行圓形的銀幣。

柔 佛州的銀幣相信是1623年到1677年在位的蘇丹阿都嘉禮爾莎(Sultan Abdul Jalil Shah),及1722年到1760年在位的蘇丹蘇萊曼峇德魯阿南莎(Sultan Sulaiman Badrul Alam Shah)發行,也是如今僅存的罕見錢幣之一。

印制藝術反映歷史

左圖為煙草、橡膠和木材業者1882年在北婆羅洲(現在的沙巴)發行的私人代幣,作為薪資付給勞工。
右圖為1908年的海峽殖民地錢幣,幣值只是四分之一仙。
印制錢幣的藝術,把鑑賞錢幣變成一種樂趣。

對歷史學家或錢幣迷來說,貨幣是反映一個國家的變化、歷史及文化。

對用戶而言,貨幣上清楚和獨特的字體則讓錢幣或鈔票,可迅速升值和被接受。

此外,在貨幣的語言,任何錢幣或鈔票描畫的人像或臉像,皆被視為肖像。

大部分的國際貨幣永遠都在鈔票描畫不同的歷史領袖,惟大馬的令吉卻獨樹一幟。

每張令吉鈔票的肖像,永遠都只印上一個人,那就是我國第一任國家元首端姑阿都拉曼(Tuanku Abdul Rahman)。

馬來群島金幣最普遍

左圖這枚吉蘭丹金鹿幣相信是在1400年發行,一直用到1909年遭英國統治時。
右圖為我國是第十二個製造金塊的國家,圖中正反兩面的金鹿幣是在2001年發行,並由999.9純度的黃金鑄造。
18和19世紀時期,黃金除了是最貴重的金屬,也是馬來群島大部分地區最常用的付款工具。

本地的商家和遠從中國及印度而來的商業夥伴,通過會以金粉(gold dust)交易。

這些金粉會以布塊包裹,每袋重1兩(約50克),稱為“dacing”的小秤則用來衡量每次付款的重量。

一些商家會把這些金粉存放在10公分長的玻璃管,寬度可像姆指般厚,這種貨幣的價值可相等于一頭水牛。

bidor錫幣曾經風行

左圖為烏龜形狀的錫幣。
右圖為魚形的錫幣。
早在16世紀,錫便成為貿易的媒介,稱為“bidor”的錫幣是馬來州屬最受歡迎的錢幣,特別是在馬六甲、森美蘭州、雪蘭莪、霹靂和蘇門答臘。

研究員相信,此錫幣的名稱源自Teluk Bidor,曾經是霹靂州處理收集和買賣錫產的主要港口。

真正的“bidor”重約1.5公斤,只是后來不同重量的鋼錠都稱為“bidor”。

雪蘭莪和霹靂一直使用這些錫幣直到1850年代,后來則被荷蘭和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小型硬幣取代。

奇形怪狀有趣不實用

左圖為這些私自製造的中國銀錠,在公元前206年至220年的漢朝使用。
右圖的西班牙里亞爾在馬來州屬時期稱為“Rial Batu”,16世紀時期在馬來半島和婆羅洲通用。
未有錢幣或鈔票前,古代的貨幣往往是各種奇形怪狀且不實用。

寶螺(cowrie shells)、念珠(beads)和壺都曾被當作錢幣使用,后來受激發的人類則開始製造真實的錢幣。

3世紀時期,這些寶螺被當作錢幣使用,但通常用來購買小額物品。

這些寶螺是從婆羅洲和馬爾代夫進口,1萬5000個寶螺才等于1元。

左圖手鐲錢約在9世紀于暹邏(泰國)面市,部分貨幣學家相信,手鐲錢最初源自中國銀錠。
右圖為柔佛廖內(Johor-Riau)時代的錫幣。
中國周朝(公元前1122至246年)期間,錢幣皆以工具形狀為主,包括刀和鏟。

作為區域的主要錫生產國,馬來亞以此天然資源製造動物形狀的 鋼錠(ingots),包括鱷魚、大象、小公雞、烏龜和蚱蜢。

念珠價值不一

不同種族給予念珠的價值不一。
比起馬來半島,念珠則在婆羅洲相當受歡迎,但不同種族給予的價值不一。

對加拉畢族(Kelabit)而言,由玻璃、紅玉髓石(cornelian stone)或骨頭串成的淡藍色念珠最寶貴;單色系的藍色石頭或玻璃念珠則在比達友族(Bidayuh)享有較高價值。

20世紀初期,念珠是以元來計算,“lukut skala”級別的念珠最貴,一開始是透過Balui河從印尼帶入大馬,現在整個砂拉越只剩下20到40個的“lukut skala”念珠。

這些“lukut skala”念珠目前每顆價值可高達1萬令吉。

銅幣乏人問津

左圖為中國銅錢自8世紀起大量出口到馬來群島東部。
右圖為由于缺乏小額錢幣,荷蘭特別發行Bonk銅錢。
在馬來州屬時期,相較于金、銀和錫作為製造錢幣的主要來源,銅往往最乏人問津。

當時相信只有一種銅幣流通,並是在吉蘭丹鑄造。

1661年到1687年在位的蘇丹迪奧丁穆卡蘭莎和1843年到1854年在位的蘇丹再納拉錫(Sultan Zainal Rashid)時期,吉打曾發行名為“Tarra”的銅幣。

早期的“Tarra”銅幣鍍上一層錫,並刻上阿拉伯文,和吉打原有的金幣及銀幣類同。

不同慶典紀念幣

左圖為配合東姑阿都拉曼任職13年,國行在1971年發行國內第一枚100令吉的金幣。
右圖為國行配合成立30週年在1989年1月31日發行30令吉的紀念幣。
我國第一枚紀念幣是在德國鑄造,是配合國行成立10週年在1969年發行。

為了慶祝第一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任職13年,國行在2年后或1971年發行國內第一枚100令吉的金幣。

國行在莎阿南三英里鑄幣廠鑄造的第一枚紀念幣,是在1973年2月1日發行,當時是配合吉隆坡升格為城市的一週年慶典。

我國在1982年慶祝獨立25年時,國行也發行了一套紀念幣,包括500令吉的金幣、25令吉的銀幣和1令吉的白銅幣。

鈔票現不再印紙上


左圖為查爾斯布魯克(Charles Vyner Brooke)1917年至1946年統治砂拉越時發行的10仙鈔票。
右圖為馬來亞與英屬婆儸洲貨幣委員會發行的千元鈔票。
掌管檳城、馬六甲、新加坡、納閩島、科科斯基林島(Islands of Cocos Keeling)和聖誕島的海峽殖民地政府,在1898年8月31日開始發行鈔票。

當國行開始發行第一系列鈔票時,屬于我國的首個官方紙幣也就正式流通。

第一系列鈔票的正面設計有著我國第一任國家元首端姑阿都拉曼的肖像,背面則有國行標誌和幾何圖案作為背景。

只是如今許多現代鈔票不再印在紙上,卻印在混合蕉麻(abaca)、亞麻布(linen)的棉布,或其他形式紡織纖維(textile fibre)上。

國行博物館及藝術館 10月開幕


收集錢幣不只是興趣這般簡單,卻是一門科學。

因為錢幣學(Numismatics)就是關于收入錢幣、代用幣、勳章、鈔票和貨幣相關項目如造幣及設備的科學研究。

國行博物館及藝術館保護國內曾經使用及發行的貨幣及相關項目收藏,這些珍藏可追溯至馬來群島的時期。

位于國行Sasana Kijang大樓的國行博物館及藝術館訂在今年10月開幕,將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向訪客介紹我國的經濟、社會和金融發展故事,並特別介紹國行扮演的角色。

此外,國行博物館及藝術館出版的《大馬錢幣學遺產》(Malaysian Numismatic Heritage)詳盡收錄一切有關大馬貨幣資訊,每本售價100令吉。

公眾若有意購買可致電1-300-88-5465或前往以下地址洽詢:

BNMLINK
Ground Floor, D Block
Jalan Dato Onn 50480 Kuala Lump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