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7日 星期二

招外資尚未見成效 馬企資金去年256億出走

見報日:2010年7月24日

報導:李玉萍

(吉隆坡23日訊)政府強調積極招攬外資,惟外資未見有回流之際,更有調查指,國內企業偏好投資海外,使我國以80億美元(約256億令吉)資金流出,成為區域10大外資來源國的第五位!

馬來亞大學教授拉賈拉西亞博士指出,我國去年外資(FDI)流入劇挫到13億8100萬美元(約44億1920萬令吉)

他說,我國在1988年到1994年經歷外資流入的高峰黃金年代后,聚焦製造業的淨外資流入便從1990年代中期走緩。

他透露,2006年起我國開始陷入淨外資流入的下滑趨勢,更在去年劇挫81%到13億8100萬美元。

“相對的,我國卻從2000年初期面對淨外資流出的現象,加上國內金融、建築和種植企業大肆拓展海外業務引發的資金出走潮,使大馬成為區域10大外資來源國之一。”

落後鄰國表現

他今日在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CTAD)發佈《2010年世界投資報告》的記者會,發表上述談話;列席者包括聯合國駐馬協調員卡瑪馬哈霍特拉。

拉賈拉西亞說,我國淨外資流出持續擴大的4大主要原因,包括人力資本基礎狹窄、研發知識協合作用過低、技術能力建設緩慢,及中國、印度、越南和菲律賓對外資競爭日益升溫。

“外資流入減少的現象已成趨勢,相信政府已了解並採取適當措施,尤其鄰國表現紛紛超越我國。”

豐隆銀行經濟學家鍾艷屏也認同說,儘管淨外資流出未到危險水平,但若以區域表現而言,泰國和印尼的外資流入持續走高,我國卻面臨下坡窘境,難免引起市場擔憂。

她回應《中國報》詢問指出,尤其我國面對吸引外資的難題,國內企業卻積極衝出海外發展,導致國內投資每況愈下,兩大對比讓我國看來更吃虧。

“希望新經濟模式(NEM)的政策有助挽回投資信心,從而促進資金流入,並提高本地投資額。”

全球外資流入溫和復甦
全年有望達3.8兆

根據《2010年世界投資報告》,全球今首半年的外資流入溫和復甦,全年有望達1.2兆美元(約3.84兆令吉),並在2012年恢復到金融危機之前的水平。

報告指出,07年的0全球外資高達2.1兆美元(約6.72兆令吉),金融危機卻使09年數額縮減到1.1兆美元(約3.52兆令吉)。

報告說,全球外資總額估計今年可達1.2兆美元,明年1.3兆美元(約4.16兆令吉)到1.5兆美元(約4.8兆令吉),2012年恢復到1.6兆美元(約5.12兆令吉)到2兆美元(約6.4兆令吉)。

中國去年吸收外資950億美元(約3040億令吉),僅次于美國的1300億美元(約4256億令吉),接下來則有法國、香港、英國和俄羅斯。

報告認為,中國在亞太地區的經濟影響力不斷上升,並對工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發揮多方面作用。

“由于中國的經濟規模和增長潛力,將可能成為區內今后投資發展前景的關鍵。”

報告說,長遠來看外資流入的復甦將持續增強。

“但全球經濟復甦仍脆弱、金融監管改革措施影響尚未確定,宏觀經濟結構不平衡、信貸限制、股票和外匯市場動盪、或出現的投資保護主義措施等,都會影響投資意願。”

發展新能源事業
大馬綠地投資接受國

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指出,大馬是如綠地投資(greenfield investment)的主要接受國家,發展建造風力渦輪(wind turbines)、太陽能板(solar panels)和生化柴油廠房。

該組織透露,過去兩年來,發展中國家在上述領域吸引的投資超過發達國家,而且越來越受歡迎。

2003年到2009年期間,在發展中國家的綠地投資計劃為806項,其中超過85%涉及拉丁美洲跨國企業。

阿爾及利亞、阿根廷、巴西、中國、印度、印尼、利比亞、大馬、墨西哥、莫三比克、菲律賓、新加坡、南非、坦桑尼亞和越南,都是主要接受投資的國家。

拉抬國內投資
外資不可或缺

儘管新經濟模式側重拉抬國內投資,但拉賈拉西亞博士認為,外資應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份。

他指出,新經濟模式與外資流入,應該起著互相連繫、依賴和學習的作用。

“爭取外資流入時,製造業可維持重要領域的地位,而非一味著重于服務業,尤其我國製造業仍未達致高增值表現的水平。”

他說,政府落實2020年宏願目標時,改革應是達致高收入國家目標的工作,並要努力解決人力資本問題。

“政府有必須增強研發活動,提供環境讓科技快速跟進,並專注知識導向的活動。”

卡瑪馬哈霍特拉則認為,我國確實擁有完善的硬體建設,朝往高收入國家的目標邁進。

“但我們更需要的是軟體建設,而且必須多管齊下,配合短、長期策略前進,尤其吸引人才回流更是一大挑戰。”

他指出,像“永久居民”策略的治標方法雖然可作短期計劃,但長遠而言仍需拿出誠意擬定政策,鼓勵人才回流。

外資流出續擴大4大原因

☆人力資本基礎狹窄
☆研發知識協合作用過低
☆技術能力建設緩慢
☆中國、印度、越南和菲律賓對外資競爭日益升溫